宜昌,古稱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中游分界處,建制歷史逾兩千年。“宜昌”之名始于東晉,市的建制始于解放初,于1992年設立地級市。宜昌依長江而建,是三峽大壩、葛洲壩等國家重要戰略設施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
宜昌是湖北省第三大城市,長江的上、中游分界地。宜昌市旅游資源豐富,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宜昌境內有4處國家5A級旅游景區,數量居全國城市第四。宜昌是湖北省唯一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 ,同時享有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中國鋼琴之城等美譽。
大壩雄姿、三游古洞、白馬仙蹤、東山圖畫、桃花新村、兒童公園、濱江畫廊、廣場夜景、曉峰懸棺、、高嵐風光、宜昌天然塔、鎮江閣、黃陵廟、金獅洞、猇亭古戰場、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景觀遍布城區,白果樹瀑布飛流直下,氣勢如虹,蔚為壯觀;情人泉體態婀娜的鐘乳石,連體成雙,如情人相擁,昭君故里景色秀美,千年傳說永不褪色。因神農氏(炎帝)曾在此遍嘗百草而得名的神農架,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原始森林,林中古樹參天,野花遍地,珍禽異獸時有出沒,是休閑避暑、滑雪賞景、探險獵奇的好去處。
在宜昌,美景與江水的滋潤,巴楚文化的浸染,讓這座江邊之城涌動著獨具一格的迷人魅力。
宜昌歷史悠久,文化豐厚,曾經是楚文化和巴文化發展的重要地望。這里人杰地靈,孕育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民族和親使者王昭君以及聞名中外的著名學者楊守敬等諸多先賢名流,歷代著名文人,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陸游等,也多會于此。他們游覽西陵山水所留下的勝跡,陶醉西陵風光所寫下的詩文,為宜昌增添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宜昌還以“三國故地”而著稱,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三十六個故事發生在這里。“夷陵之戰”火燒連營七百里,趙子龍大戰“長坂坡”,張飛橫予“當陽橋”,關公敗走“麥城”被擒“回馬坡”等等故事和遺跡俯拾皆是。這里還是埋葬關公正身的“五陽”之地,建有氣勢恢弘的關帝陵。同時也是關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
被譽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在古宜昌境內,屈原祠、昭君村、讀書洞、娘娘井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向人們反復講述著無數優美動人的傳說。
時力178T載重五噸的礦用車,于今天發往宜昌市某礦區。